德化縣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東鄰永泰縣、仙游縣,南接永春縣,西連大田縣,北毗尤溪縣,土地總面積2232.1平方公里,是個千年古縣。
德化是文化陶瓷發祥地之一,又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中國陶瓷之鄉、中國瓷都、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聞名遐邇,享譽海內外;德化水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小水電之鄉;德化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具有優越的人居環境,縣內擁有“二區二園”(戴云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岱仙湖國家水利風景區、石牛山國家地質公園、石牛山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福建省最佳人居地。德化縣礦產也十分豐富,高嶺土礦藏得天獨厚,居八閩之冠,鐵礦、黃金儲量居全省前列。
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德化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唐貞元年間置歸德場。五代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建德化縣。1949年11月24日德化縣解放。此后,德化縣歷屬永安專區、晉江專區、晉江地區?,F屬泉州市轄,下設18個鄉、鎮??h黨政機關駐潯中鎮鳳池街。全縣總人口31.2萬人,漢族占總人口99.7%,其余為畬、回、壯、苗、滿、高山、土家族等。通行閩南方言,是福建僑鄉,臺、港、澳胞祖籍地之一。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為適應新時期改革開放的需要,1980年6月25日,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德化縣委員會,并于次日在德化縣城召開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h政協由中共、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少數民族和各界、歸國僑胞代表以及特邀人士組成。列席縣人民代表大會,就我縣大政方針、國民經濟和國家法律法令的執行情況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協商討論??h政協成立30年來,政協隊伍逐漸壯大,委員素質不斷提高,隊伍結構日趨合理。從一屆委員會到八屆委員會,委員人數從最初46人,擴大到183人??h政協下設8個專門委員會,德臺民閩交流協會附設在縣政協;縣政協機關下設辦公室、專委會辦公室和提案與文史辦公室。
30年來,德化縣政協認真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政協委員通過提案建議、視察檢查、調查研究、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緊緊圍繞服務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在推動德化走在全省山區縣發展前列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委員們同時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身體力行,努力工作,爭當楷模。政協各專門委員會與政府各相應的職能部門對口聯系,開展調研考察和為民辦實事活動。團結聯系海內外各界人士,開展各種形式的聯誼活動、調研活動和為民活動,為德化的繁榮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德化縣政協在全縣的政治生活、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中發揮了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已經沒有了